LoginHome
Favorite 1
Course
智慧輔具與創新應用02
  • 109-2試聽課程
  • 外文系-高級日語(一)
  • 高級日語(一)01
  • 高級日語(一)02
  • 科管系-計算機概論
  • 計算機概論19
  • 計算機概論20
  • 計算機概論21
  • 計算機概論22
  • 計算機概論23
  • 計算機概論24
  • 計算機概論25
  • 計算機概論26
  • 計算機概論27
  • 計算機概論28
  • 計算機概論29
  • 計算機概論30
  • 計算機概論31
  • 科管系-經濟、會計與統計的生活哲學(一)
  • 經濟、會計與統計的生活哲學(一)01
  • 經濟、會計與統計的生活哲學(一)02
  • 經濟、會計與統計的生活哲學(一)03
  • 科管系-智慧輔具與創新應用
  • 智慧輔具與創新應用01
  • 智慧輔具與創新應用02
  • 智慧輔具與創新應用03
  • 智慧輔具與創新應用04
  • 智慧輔具與創新應用05
  • 智慧輔具與創新應用06
  • 智慧輔具與創新應用07
  • 智慧輔具與創新應用08
  • 智慧輔具與創新應用09
  • 智慧輔具與創新應用10
  • 文藝系-民族音樂賞析
  • 民族音樂賞析01
  • 民族音樂賞析02
  • 民族音樂賞析03
  • 民族音樂賞析04
  • 民族音樂賞析05
  • 工商系-財務管理個案研究
  • 財務管理個案研究01
  • 財務管理個案研究02
  • 財務管理個案研究03
  • 財務管理個案研究04
  • 財務管理個案研究05
  • 財務管理個案研究06
  • 財務管理個案研究07
  • 財務管理個案研究08
  • 財務管理個案研究09
  • 財務管理個案研究10
  • 工商系-風險管理
  • 風險管理01
  • 風險管理02
  • 風險管理03
  • 風險管理04
  • 風險管理05
  • 風險管理06
  • 風險管理07
  • 風險管理08
  • 風險管理09
  • 風險管理10
  • 工商系-保險學
  • 保險學01
  • 保險學02
  • 工商系-企業分析與診斷
  • 企業分析與診斷01
  • 企業分析與診斷02
  • 企業分析與診斷03
  • 企業分析與診斷04
  • 企業分析與診斷05
  • 企業分析與診斷06
  • 企業分析與診斷07
  • 企業分析與診斷08
  • 企業分析與診斷09
  • 企業分析與診斷10
  • 工商系-旅館管理
  • 旅館管理第01講次
  • 旅館管理第02講次
  • 旅館管理第03講次
  • 工商系-東南亞市場與產業環境分析
  • 東南亞市場與產業環境分析第01講次
  • 東南亞市場與產業環境分析第02講次
  • 東南亞市場與產業環境分析第03講次
  • 法政系-危機處理
  • 危機處理01
  • 危機處理02
  • 危機處理03
  • 危機處理04
  • 危機處理05
  • 危機處理06
  • 危機處理08
  • 危機處理07
  • 危機處理09
  • 危機處理10
  • 法政系-建築法及施工規則
  • 建築法及施工規則01
  • 建築法及施工規則02
  • 建築法及施工規則03
  • 建築法及施工規則04
  • 建築法及施工規則05
  • 建築法及施工規則06
  • 法政系-民法親屬
  • 民法親屬01
  • 民法親屬02
  • 民法親屬03
  • 民法親屬04
  • 民法親屬05
  • 法政系-刑事訴訟法
  • 刑事訴訟法01
  • 刑事訴訟法02
  • 刑事訴訟法03
  • 刑事訴訟法04
  • 刑事訴訟法05
  • 刑事訴訟法06
  • 刑事訴訟法07
  • 刑事訴訟法08
  • 刑事訴訟法09
  • 刑事訴訟法10
  • 法政系-社會秩序維護法
  • 社會秩序維護法01
  • 社會秩序維護法02
  • 社會秩序維護法03
  • 社會秩序維護法04
  • 法政系-憲法專題研究
  • 憲法專題研究01
  • 憲法專題研究02
  • 憲法專題研究03
  • 憲法專題研究04
  • 憲法專題研究05
  • 憲法專題研究06
  • 憲法專題研究07
  • 憲法專題研究08
  • 憲法專題研究09
  • 憲法專題研究10
  • 法政系-刑法案例研析(一)
  • 刑法案例研析(一)01:未遂犯(一)
  • 刑法案例研析(一)02:未遂犯(二)
  • 刑法案例研析(一)03:未遂犯(三)
  • 刑法案例研析(一)04:未遂犯(四)
  • 刑法案例研析(一)05:未遂犯(五)
  • 刑法案例研析(一)06:未遂犯(六)
  • 刑法案例研析(一)07:未遂犯(七):中止未遂
  • 刑法案例研析(一)08:未遂犯(八):中止未遂2
  • 刑法案例研析(一)09:未遂犯(八):中止未遂3
  • 刑法案例研析(一)10:未遂犯(九):中止未遂4
  • 法政系-刑法總則
  • 刑法總則01:法律學習的基本觀念
  • 刑法總則02:刑法的概念、功能及基本概念(一)
  • 刑法總則03:刑法的概念、功能及基本概念(二)
  • 刑法總則04:刑法的概念、功能及基本概念(三)
  • 刑法總則05:刑法的概念、功能及基本概念(四)
  • 刑法總則06:刑法的概念、功能及基本概念(五)
  • 刑法總則07:刑法的概念、功能及基本概念(六)
  • 刑法總則08:刑法的概念、功能及基本概念(七)
  • 刑法總則09:現行刑法之效力與解釋(一)
  • 刑法總則10:現行刑法之效力與解釋(二)、犯罪階層體系與行為理論(一)
  • 通識中心-解碼5G經濟與生活
  • 解碼5G經濟與生活01
  • 解碼5G經濟與生活02
  • 解碼5G經濟與生活03
  • 解碼5G經濟與生活04
  • 解碼5G經濟與生活05
  • 解碼5G經濟與生活06
  • 解碼5G經濟與生活07
  • 解碼5G經濟與生活08
  • 解碼5G經濟與生活09
  • 解碼5G經濟與生活10
  • 通識中心-運動生理學
  • 運動生理學01
  • 運動生理學02
  • 運動生理學03
  • 運動生理學04
  • 運動生理學05
  • 運動生理學06
  • 運動生理學07
  • 運動生理學08
  • 運動生理學09
  • 運動生理學10
  • 通識中心-永續城鄉與智慧城市
  • 永續城鄉與智慧城市01
  • 永續城鄉與智慧城市02
  • 永續城鄉與智慧城市03
  • 永續城鄉與智慧城市04
  • 永續城鄉與智慧城市05
  • 永續城鄉與智慧城市06
  • 永續城鄉與智慧城市07
  • 永續城鄉與智慧城市08
  • 永續城鄉與智慧城市09
  • 永續城鄉與智慧城市10
  • 外文系
  • 日語入門01
  • 文創產業英文(二)01
  • 英語與音樂(二)01
  • 希臘羅馬神話01
  • 日語句型解析(三)01
  • 高級日語(二)01
  • 科管系
  • 行銷管理01 行銷管理課程大綱
  • 城市綠能交通系統概論01
  • 管理學01
  • 遠距健康照護網路及科技應用01
  • 服務創新管理專題研討01
  • 科技人力資源管理01
  • 新媒體社群行銷01
  • 生物技術概論01
  • 節能技術01
  • 東南亞商業環境導論01
  • 企業電子化01
  • 數位內容產業通論01
  • 科技專案管理 第01講
  • 文藝系
  • 台灣文學史01
  • 後期西洋美術史01 西洋美術史概論
  • 基督教藝術01
  • 東方藝術史01
  • 樂理與基礎和聲學(一)01
  • 大傳系
  • 網站建置實務01
  • 傳播與生活科技01
  • 活動規劃01
  • 人際傳播01
  • 傳播與宗教01
  • 傳播心理學01
  • 工商系
  • 照顧服務實務(一)01
  • 會計學(二)01
  • 傳統零售市場經營與管理01
  • 行銷管理01
  • 證券投資分析01
  • 保險實務01
  • 資訊管理Chap 01第01講
  • 品牌行銷與管理01
  • 廣告學第01講次
  • 美學經濟01
  • 法政系
  • 犯罪心理學01
  • 民法繼承01
  • 營業稅法01
  • 比較憲法01
  • 法理學01
  • 刑法分則01:刑法分則的第一堂課(一)
  • 公證法01
  •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01
  • 國際公法01
  • 行政學01
  • 犯罪學01
  • 警察法規(一)01
  • 警察學01
  • 行政法實務01
  • 通識中心
  • 公共人力資源與志工管理01
  • 共享模式、平台經濟的城市應用01
  • 亞洲台商創業個案研究01
  • 社會學導論01
  • 食物面面觀01
  • 海洋環境概論01
  • 民、刑法概要01
  • 茶葉科學01
  • 愛戀流行文化01
  • 慢活學01
  • 親職教育01
  • 邂逅電影人生哲理01
  • 商業心理學與口語溝通01
  • 四書導讀01
  • 成人心理學01
  • 澎湖歷史與文化01
  • 生死學01
  • Index
  • Keypoint
  • Discuss
  • Note
Length: 30:08, Posted : 2020-08-18 18:24
Views : 35
  • 01:00
    1. 課程片頭
  • 00:08
    2. 智慧輔具與創新應用第02講
  • 00:38
    3. 長期照顧(long-term care)係指對人的長時間照顧 (簡稱長照),其內容兼顧對個人的生存、生活與生計,因此含括範圍可大可小:小者可以窄化至針對極細微所提供直接照顧之部分,大者如照顧體系的完整規劃,由此而有照顧、支持與協助之理念與實務需要。
  • 01:14
    4. 年齡+性別+婚姻+生活型態+基因
  • 00:26
    5. Slide 4
  • 00:20
    6. Long-term care is provided in different places by different caregivers, depending on a person‘s needs. Most long-term care is provided at home (居家) by unpaid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It can also be given in a facility such as a nursing home (護理之家) or i
  • 00:21
    7. ADL & IADL
  • 03:02
    8. Slide 7
  • 00:01
    9. 臺灣長期照顧執行現況目前各縣市政府之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其上級主管機關單位不一,有些縣市隸屬於社政單位,有些縣市則隸屬於衛政單位,經費來源不同,所執行之行政表單與評值項目不一,易發生行政溝通問題
  • 00:02
    10. 2013年7月23日行政院進行組織改造,合併社政與衛政單位為「衛生福利部」,期使長期照顧業務推動更加順暢雖有「衛生福利部」整併社政與衛政的服務主管單位措施,長期照顧服務法也於2015年5月15日於立法院完成三讀通過,但這之間仍存在許多爭議與不同觀點
  • 00:44
    11. 在2016年新政府上任後推動長照2.0,推動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設立A-B-C三級的服務單元A級是「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除提供既有居家服務、日間照顧服務外,需擴充辦理營養餐飲、居家護理、居家/社區復健、喘息服務或輔具服務等至少一項服務
  • 04:47
    12. B級是「複合型服務中心」,已在社區提供長期照顧相關服務之單位,除提供既有服務外,再擴充辦理如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家庭托顧、營養餐飲、交通接送、喘息服務、輔具租借購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居家/社區復健、居家護理等服務至少一項
  • 00:01
    13. C級是「巷弄長照站」,由長照服務提供單位廣為設置,鼓勵社區基層投入辦理以充實初級預防照顧服務,並提供社區具近便性的臨托服務,促進中高齡人力資源再利用,儲備照顧服務人才
  • 00:58
    14. 第二節 輔助科技理論
  • 00:49
    15. 一、輔助科技系統理論利用輔助科技提升失能者生活品質,對於健康照顧專業人員或失能者本身而言,第一個面臨的問題往往是「如何尋求匹配的設備與服務」。在科技與人的匹配過程中必須注意輔助科技所使用的環境、使用者的需求與喜好及科技的功能與特性。若不能以使用者的角度達成良好的匹配,則輔助科技可能無法發揮最大效益,甚或遭到棄用。
  • 00:02
    16. 而許多研究報告及調查結果都發現使用者對輔助科技的不滿意程度與棄用比例相當高。因此,必須調整輔助科技系統的供應者與消費者間的供需介面模式,使科技與人的匹配達到最佳化以解決此一問題。討論輔助科技系統供需介面模式的理論分為兩大主流,茲說明如下:
  • 00:18
    17. (一) 輔助科技選擇與應用評估理論有關輔助科技之選擇與應用評估,一般採用Galvin及Scherer等於1996年所提出的「人與科技匹配模式」(The Matching Person & Technology, MPT Model) (Schever & Galvin, 1996),如圖13-4。該理論認為輔助科技系統之選擇與應用應分成三個面向進行評估:(1) 會影響輔助科技使用的社會文化之環境因素,(2) 消費者的需求和喜好,以及(3) 最適當及最期望的科技功能和特性。
  • 00:46
    18. Slide 17
  • 02:44
    19. 而實現這套理論的評估工具設備已在1998年被開發出來(Scherer, 1998a)。此套理論的評估程序是利用一套設備匯集來自各種管道的資料。在美國,此設備成效已藉著應用於15歲以上的失能者而得到驗證。根據文獻報導(Scherer, 1998b),透過這套設備的評估,使用者對所選用的輔助科技之滿意度及使用率都有顯著提升。此設備的匹配選項除了個人能力與特殊需求外,亦包含個人偏好與性格因素,這些資訊再與科技產品所使用的環境特性及科技本身的功能特性間取得平衡,環境考量包括活動程度、照顧者和專業技術的舒適性。
  • 00:37
    20. (二) 輔助科技的動態應變理論考慮臨床應用過程中使用者本身或環境可能發生的動態變化,就必須適時調整輔助科技在使用者活動中的支配度。此議題之相關理論以Cook及Hussey所提出的「人、活動及輔助科技模式」(Human Activity Assistive Technology Model, HAAT Model)最為重要(Cook & Hussey, 1995)(圖13-5)。此模式的特色主要在於呈現輔助科技系統中各元素的交互作用。
  • 01:41
    21. Slide 20
  • 00:03
    22. HAAT模式將輔助科技系統分為四個組成元素:1. 活動:自我照顧、工作或求學、娛樂休閒;可再細分為較小的工作項目有助決定個人完成活動過程中所需的輔助。2. 人:操作者或進行活動者,需要考量人的能力與技巧,意即能否透過基本的訓練完成一項工作,而技巧指的是熟練的程度。3. 背景:指活動的背景,包括硬體設施、物理環境、社會及文化背景等。
  • 08:15
    23. 4. 輔助科技(外在致能者):協助改善人在活動中的表現,又分為硬體技術和軟體技術兩部分。硬體技術包括人與技術的介面、活動輸出、處理器及環境介面。軟體技術包括功能支援、指令及訓練。
  • 00:59
    24. 課程片尾
Attachment
Length: 30:08, Posted : 2020-08-18 18:24
Views : 35
Attachment
Enabled for members only! Please register first.
Enabled for course members only! Please join the course first
Prev
智慧輔具與創新應用01
Next
智慧輔具與創新應用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