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課程片頭
- 2. 社會形象管理第09講
- 3. 一、何謂公共關係
- 4. 一、何謂公共關係
- 5. 二、公共關係與置入性行銷的區別1.何謂「置入性行銷」?2.公共關係與置入性行銷有何不同? 何謂「置入行銷」? 置入行銷是以策略性的手法,將產品、品牌或服務等商品相關資訊,置入於媒體內容中,例如電影、音樂錄影帶、廣播節目、電視節目、新聞報導、流行歌曲、線上遊戲、手機簡訊等內容。置入行銷通常由廠商付費(但未明示廣告主),呈現方式並不以廣告形式出現,而是以節目或新聞內容的方式呈現。目的在透過生活型態與置入情境的設計,對消費者進行說服性的溝通。
- 6. 二、公共關係與置入性行銷的區別1.何謂「置入性行銷」?2.公共關係與置入性行銷有何不同? 何謂「置入行銷」? 置入行銷是以策略性的手法,將產品、品牌或服務等商品相關資訊,置入於媒體內容中,例如電影、音樂錄影帶、廣播節目、電視節目、新聞報導、流行歌曲、線上遊戲、手機簡訊等內容。置入行銷通常由廠商付費(但未明示廣告主),呈現方式並不以廣告形式出現,而是以節目或新聞內容的方式呈現。目的在透過生活型態與置入情境的設計,對消費者進行說服性的溝通。
- 7. 第3週 公共關係基本概念:定義與本質
- 8. 四、公共關係與危機管理的區別1.何謂「危機管理(Crisis Management)? 2.危機管理為何需要危機溝通? 何謂「危機管理」? 危機管理涉及了策略的擬定、危機管理小組的建立、環境監測、特定危機事件的溝通、解決以及組織形象的回覆。危機管理一方面強調從上層的總體策略規劃,來思考危機的管理和預防,目的在危機損害的控制;一方面著眼於組織與公眾之間的溝通過程,目的在維護組織形象。
- 9. 公共關係『大家都贏』的原則共關係對利益目標的強調,與坑矇拐騙對利益目標的追逐截然相反,坑矇拐騙之流在追逐利益目標時,是不惜損害公眾對象甚至有意損害公眾對象的,其利益目標的實現恰恰是以掠取公眾對象的利益手段,所以其形象自然是極為糟糕,為人們所不齒。相反,公共關係所追求的利益目標,是合理的利益目標,是通過為公眾對象提供服務利益服務而取得的,是被社會道德規範認同和支持的。 最好的公共狀態便是公共關係主體與公眾對象,在道德規範下的利益目標的共同實現,還不是「我贏你輸」或「你贏我輸」,而是「大家都贏」,即是互
- 10. 爲什麼要強調公共關係以事實為依據這一特徵。(一)真實是公共關係活動的絕對前提 無論是形象塑造還是關係協調,公共關係工作都必須以堅持實事求是地反映情況、真實地傳遞資訊。(二)公共關係活動從掌握事實開始 在一切公共關係實務活動中,對客觀事實全面、完整、公正的瞭解是第一步工作。無論是內部關係調解、外部公眾協調、形象修正完善、危機關係處理,都從調查研究掌握事時開始。(三)真誠是公共關係人員的信條 世界上有影響的公共關係從業行為準則都對從業人員有著關於真誠方面的品德約束,這是為人的重要品格,更是公共
- 11. 公共關係的起源。(一)談到公共關係的開始,其實起源很早。考古學家發現,公共關係最早被利用來傳遞「農作知識」,人們將如何收穫、播種、灌溉等農作技術科在石碑上教導農民,這是公共關係的濫觴。(二) 在世界歷史發展中,公關最早被用來促銷戰爭、宗教、商品,政治遊說、募款、宣傳、支持特定政黨等活動。(三) 十字軍東征之後,證實公共關係能利用有效的結構網絡傳播訊息,來達到影響群眾的力量。教宗利用各地設立的教堂,宣揚他的理念與宣戰口號,將訊息透過層層的傳遞,鼓舞群眾支持聖戰的出軍。
- 12. 現代公共關係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歷史時期? (一)巴納姆時期 這一時期的公共關係活動已帶有一定的組織性和較為明確的目的性。 (二)艾維‧李時期 1903年,美國著名記者艾維‧李(lvy Lee)在美國開辦了一家正式的公共關係事務所,標誌著現代公共關係的問世。 (三)伯內斯時期 公關之父伯內斯提高了公共關係的實踐和理論水準。 (四)現代時期 斯科特‧卡特利普、愛倫‧森特、詹姆斯‧格魯尼格和薩姆‧布萊克為代表的一大批公共關係學家和大師,把公共關係這們科學推向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 13. 現代公共關係興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一)社會組織的高度分化 公共關係賴以產生和發展的社會基石。 (二)公共關係興起的社會條件: 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重大轉變。 (三)公共關係興起的社會政治條件 政府和社會組織就必須及時瞭解輿情民意,。 (四)公共關係興起的物質技術條件 傳播手段和通訊技術的進步,是現代公共關係產生與發展的物質技術條件。(五)公共關係興起的社會文化心理因素 滿足他們更加廣泛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
- 14. 現代公共關係興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一)社會組織的高度分化 公共關係賴以產生和發展的社會基石。 (二)公共關係興起的社會條件: 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重大轉變。 (三)公共關係興起的社會政治條件 政府和社會組織就必須及時瞭解輿情民意,。 (四)公共關係興起的物質技術條件 傳播手段和通訊技術的進步,是現代公共關係產生與發展的物質技術條件。(五)公共關係興起的社會文化心理因素 滿足他們更加廣泛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
- 15. 課程片尾
1/15
00:00/01:00
00:00/31:43
- 速度 :
- 畫質 :
- 播放設定
Volume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