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課程片頭
  • 2. 校園霸凌的防範與營造友善校園第10講:網路霸凌的因應策略(3)
  • 3. 前情提要
  • 4. 二、網路霸凌的動機與成因(一)復仇天使(二)權力渴望(三)惡毒女孩(四)粗心不慎
  • 5. 肆、涉入網路霸凌的學生特徵
  • 6. Slide 5
  • 7. 伍、網路霸凌的旁觀者行為
  • 8. 三、網路霸凌旁觀者的行為,會受到不同變項及因素的影響而產生不同的作為。下列因素和較正向的網路霸凌旁觀行為及網路霸凌挺身行為有關,包括: ▲人際關係較好且較受歡迎的旁觀者。 ▲和受害者有良好關係。 ▲和受害者是朋友關係。 ▲過去幾個月曾被校園霸凌或是曾經具有網路受凌經驗。 ▲低道德疏離,也就是比較不會合理化自己的不道德行為。 ▲怪罪受害者的程度較低,也就是比較不會怪罪受害者。 ▲有較高的網路霸凌知覺嚴重性,認為情況較嚴重時, 旁觀者較願意介入。
  • 9. 陸、網路霸凌與家長管教
  • 10. (二)減少學生網路霸凌的家長角色 ☆民主式管教方式,也就是能展現出高支持及高控制的家長管教方式,其孩童較不會有網路霸凌行為。 ■高支持指的是能提供家庭溫暖,對孩子的需求能正向支持與適時回應,能讓孩子感到舒服、接納與認可的家長行為; ■高控制指的是家長能注意及追蹤孩子的所在位置、活動、朋友等,家長會限制並詢問孩子的活動。 ☆由支持程度及控制程度可區分出四種家長管教方式:不論是高支持或是高監控的家長管教,都有助於降低學生涉入網路霸凌及網路受凌的情況,而民主型
  • 11. ☆由支持程度及控制程度可區分出四種家長管教方式:
  • 12. (三)網路使用及家長中介(parental mediation) 家長中介指的是家長涉入學童與媒體之間的關聯。 家長涉入可分為三種類型: ☆限制中介:限制及控制青少年的上網活動。 ☆評估中介:開放討論網路使用,並共訂規則。 ☆共同使用:家長主動參與青少年的網路使用,如推薦網站及參與其網路使用。
  • 13. Slide 12
  • 14. 柒、網路霸凌的因應及介入策略
  • 15. 二、對教師訓練的建議 在教師訓練上,除了應提供介入方式及處理技巧來提升其介入效能之外,尚應試圖提升其對網路霸凌的知覺嚴重性以及對受凌者的同理心,如此將可有助於提升其介入意願及介入成效。三、對學校政策的建議 ▲教導學生健康上網,提供資訊倫理相關教育,提升中小學生的網路素養,便是學校可以努力的方向。 ▲網路霸凌防制方案可區分為三大類,包括同理心訓練、教育活動、培養合作活動。 ▲有效的防制網路霸凌策略,可著重在下列面向: ☆給受凌者建議。 ☆尋求專業協助。
  • 16. 資料來源
  • 17. 謝謝聆聽!
  • 18. 課程片尾
1/18
 
 
00:00/01:00
00:00/30:23
  • 速度 :
  • 畫質 :
  • 播放設定
Volume
10
10